考研幫 > 報考 > 擇校擇專業(yè)

考研不想做陪跑?擇校必須要做好!

21考研的熱度已經漸入尾聲,很多人都已經開始忙碌著準備復試,此時我們22考研的小萌新們也在抓緊趕進度,不停的搜索信息選擇目標院校。但是我想問問大家,在鋪天蓋地的院校信息里,你真的能夠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院校嗎?答案可能是模糊的。所以如果你不想在這場考研戰(zhàn)爭中全程做陪跑的話,擇校這一步必須走好。

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下擇校時一定要注意的幾點:

1.科學擇校,用數據說話

科學擇校其實相對的就是盲目而言的,就是大家在擇校之前一定要充分的用數據說話,比如要查到對應的要考的學??陀^數據,然后用數據進行對比,主要有:統招的人數、歷年分數線、最高分、最低分、總成績分布情況、公共課成績分布情況、專業(yè)課成績情況、專業(yè)課成績分布情況、報錄比、學長學姐錄取情況、專業(yè)課范圍及真題、復試比例及難度,還有其他數據比如研究方向、就業(yè)情況等等。

2.避免盲目的名校情結

名校,是很多同學從讀書開始就有的情結,名校光環(huán)也確實扎實地吸引著每一位同學。甚至還有很多同學考研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當年沒有如愿進入名校的夢,因此,這些同學也將考研作為自己"翻身"進名校的絕佳機會。但是名氣大競爭力也大。

這時候,小編就有問題了:你了解北大的報錄比么?了解題目難度么?了解為什么北大很多專業(yè)分數看起來低么?

所以,大家應該用理性的思維去分析自己是否適合某個學校,從自身公共課的基礎,專業(yè)課的把握程度等多方面進行分析,而不是憑借一腔熱血。

3.避免盲目跨專業(yè)

分析目前跨專業(yè)考研的動機,大體有以下三種:

第一,為了謀個好職業(yè)。所跨專業(yè)是熱門專業(yè),就業(yè)前景看好;

第二,為了混個碩士文憑。所跨專業(yè)競爭小,門檻低,容易錄取;

第三,為了擺脫現有的專業(yè)背景,所跨專業(yè)是自身興趣所在。

盲目跨專業(yè)不僅學習困難而且就業(yè)也困難,有些跨專業(yè)學生還在專業(yè)學習上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消化不良"。比如說,項目做不了,編程編不出,寫科研論文不熟悉學術話語、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

跨專業(yè)報考有風險,這需要考生對自己有明確的認識,在決定跨專業(yè)的時候一定要多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希望考上以后,讀研出來,我的人生有什么樣的轉變?

2、報考哪個專業(yè)?這個專業(yè)能改變我的現狀嗎?

3、這個專業(yè)是我能潛心去繼續(xù)學習的嗎?

4、這個專業(yè)是否熱門?歷年的分數線是多少?

大家在清楚明白了這幾個問題后再決定是否要跨專業(yè)。

4.最好有直系學長學姐帶路

目前很多院校因為保護本校學生考研的原因,真題重難點等很難獲取,外校學生跨考的時候很被動,所以這種情況下學長學姐尤其重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要考的專業(yè)招生比較少,比如北大的很多專業(yè)招生就很少,資料沒地方買,就只能是求助于學長學姐了。

5.院校是否保護一志愿

保護一志愿是指復試后優(yōu)先錄取一志愿考生,一般有4種情況:

①不接受調劑,即使有專業(yè)沒有招滿,也只錄取一志愿的考生;

②不接受校外調劑,生源不足的專業(yè)從本校相近專業(yè)的一志愿考生進行調劑;

③接受校外調劑,但是一志愿考生優(yōu)先復試,并且調劑名額不占一志愿錄取名額;

④接受校外調劑申請,但是優(yōu)先為報考本校的一志愿考生進行調劑。

大家在擇校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區(qū)分,避免踩坑,盡量選擇保護一志愿的學校。

6.區(qū)分是否存在歧視

有些院校會為了優(yōu)質生源,優(yōu)先錄取95、211院校的考生,如果一些出身不太好的同學,哪怕初試分時考的高分,可能也還是會被刷的,不過這也是少部分院校才如此,大家不確定之前一定要多問。

7.區(qū)分分數線與實際錄取分數

很多學校的分數線低,但是這種低的人很少,所以大家一定要以具體的錄取分數為準,盡量以錄取成績單中位數來判斷,不能盲目用分數線判斷。

8.復試難度和錄取比例

初試和復試的占比其實也是總成績的計算方式,有的院校初試分數占總成績的70%,那復試就占30%,但是有些院校則是初、復試各占總分數的50%。其實兩種占比各有利弊,這也是為什么會有考生明明初試的分數不高,但是因為復試表現出色,分數高最終被錄取,而初試分數高,復試分數低的反而被刷。

在這里面還有一點就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復試比例。復試比例其實指的就是錄取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大部分院校的復試比例是1:1.2,也就是說,如果錄取10人,就會讓12人進入復試,最后刷2人。但是有些院校的復試比例是1:1.5甚至是1:2,但是復試比例越高的就代表復試的競爭越激烈,風險也越大。所以這兩個指標大家一定要提前調查好。

考研擇校是一個大工程,是需要用科學的思維,借助數據和他人的力量來得出自己的最終結論的。所以希望大家在擇校過程中,多理性分析多求助學長學姐和相關老師,做出自己最合適的選擇,不做全程陪跑的人!如果你想要獲得更多的22考研擇校指南,可以免費領取我們的0元擇校課程,點擊鏈接即可報名!

關于"最后階段,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驗_考研幫"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fā)表了觀點

掃我下載考研幫

考研幫地方站更多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