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幫 > 報考 > 報考指南

速看,全國各大院??佳袖浫‰y度排行榜

  摘要:大家都知道,考研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因此在考研擇校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判斷考研學校的難度,然后再結合自己的實力進行選擇??墒谴蠹抑廊绾闻卸ú煌盒5目佳须y度嗎?幫幫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問題,并給大家附上一份各大院??佳袖浫‰y度排行榜。

  一、基本情況判定

  第一,一般而言,985學校里面排名靠后的學校比較容易考一些;

  第二,在985學校里面,非自劃線高校要比自劃線高校要相對容易考些,非自劃線的5所985高校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還有一所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不作范圍內;

  第三,我國的地區(qū)發(fā)展不均衡也導致了資源的不均衡,更多的考生趨向于北京、上海、東部沿海,這也導致了西部地區(qū)高校要比北京、上海、東部沿海地區(qū)高校要相對好考一些,比如西部的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大、重慶大學要比東部地區(qū)的同濟、廈大的競爭難度相對小很多。

  二、各項指標判斷

  1、計劃招生人數(shù)

  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專業(yè)目錄里面有說明,通常認為招生人數(shù)和錄取幾率成正比。為了保險起見,不要只看今年的數(shù)據(jù),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數(shù)據(jù),了解院校大致的趨勢是在縮招還是擴招。

  2、報考人數(shù)

  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信息,從中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雖然這一數(shù)據(jù)只能看到前幾年的,但是足夠我們大致判斷出該院校的報考情況。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yè)報考人數(shù)非常多,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還是要謹慎報考。

  3、實際錄取人數(shù)

  通過這個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yè)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yè)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yè)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yè)實際錄取人數(shù)多于招生人數(shù),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tǒng)。

  4、報錄比

  報錄比直接反映出某專業(yè)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yè)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這反映的是名校熱門專業(yè)的真實考情。要想報考這些院校和專業(yè),最好要有十足的心理準備,和成千上萬的學子們一起競爭。

  5、推免人數(shù)

  很多同學認為推免人數(shù)和考研沒有多大關系,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很多名校熱門專業(yè)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有的甚至占了當年招生人數(shù)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給統(tǒng)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更加劇烈,所以各位同學在報考之前,必須搞清楚自己報考專業(yè)的推免人數(shù),若留給統(tǒng)考生的名額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

  6、復試分數(shù)線

  要注意的是,復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qū)別。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yè),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學校給出的復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線。所以,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qū)別。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yè),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qū)別。

  復試線在兩種情況下會失去參考價值,一個是復試比例過高,另一個是不同學校專業(yè)課試題難度差異太大。

  7、復試比例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shù)和進入復試人數(shù)的比例。教育部規(guī)定最低的復試比例為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同學注定要當炮灰。

  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高達1:1.5,甚至1:2,復試比例如果偏高,說明兩個問題:①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②復試競爭激烈、風險更大。

  8、最終成績計算方式

  總成績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試分和復試分占總成績的權重。有的學校初試分會占到總成績的70%,有的是初試、復試各占50%,有的學校就不看重復試,復試分只占總成績的20%、甚至10%。

  那這些信息要上哪找呢?幫幫給大家支支招,可以上目標院校的研究生院或是利用萬能的互聯(lián)網,考研最需要的就是信息,可不要只會埋頭復習啊。

  三、自身實力判斷

  幫幫在這里提供一個學長學姐親測有效的測試自己報考院校難度的終極方法:

  找一套目標院校專業(yè)的真題,看看以自己的基礎,可以做到什么程度,然后仔細分析在接下來的備考時間內,是否有把握可以提升至真題要求的水平。

  另外有些童鞋可能會說自己的考研院校并不公開真題,大家可以去網上找找學長學姐的回憶版真題,另外還有一個方法,大家可以試試找找同層次的院校的試題測試或者參考復習,相信各科的知識是共通的,再怎么考也不至于跑出知識本身,所以大家不妨試試哇。

  參考了以上的報考院校難度分析指標之后,幫幫相信大家都已經學會了如何判斷不同院校的報考難度。那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院校錄取難度排行榜單TOP100,可以為大家擇校做一個參考,你的目標院校難度排行多少?

關于"最后階段,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驗_考研幫"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fā)表了觀點

掃我下載考研幫

考研幫地方站更多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