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幫 > 新聞資訊 > 政策新聞

誰是中國最有錢的大學?

  在中國,Top1大學有2所,Top3有5所,Top10大學可能有30所。

  愛校學子們根據辦學規(guī)模、國際排名、C刊數量、畢業(yè)生質量等一系列指標重新排名,希望自己的母??梢詳D進榜單。

  高校收入,可能是影響學校排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關于部屬高校公開部門預算的通知》要求,教育部下屬75所院校應于一定時間內公布其當年經費預算。

  隨著4月末教育部直屬的75所高等院校相繼公布2019年部門預算,至少“中國最有錢的大學”這一名號之爭暫時沒有懸念。

  誰是最有錢的大學?

  無論是本年收入合計還是預算總收入,清華大學都遠超其它國內高校,預算總收入更是領先排行榜第二名浙江大學超過100億元,逼近300億元。

  作為全國唯一一所預算總收入連續(xù)三年超過200億元的高校,“中國最有錢高校”實至名歸。

  其他進入預算總收入榜Top10的高校,不是名氣與實力兼具的老牌綜合性985院校,就是在高校合并潮中迅速擴張的巨無霸型高校。

  華科和武大作為今年新晉躋身百億預算收入行列的兩所高校[1],也在此列。



  (點擊查看大圖)

  總體上看,榜單中多數高校的年度預算經費有5%-10%左右的增長,北京大學暴漲超過50%,在漲幅榜獨占鰲頭的同時,也由去年的總收入榜第六來到第三。

  北京林業(yè)大學和華中農業(yè)大學兩所農林類院校的年增長幅度則都超過了40%。同濟大學預算總收入盡管下跌了32%,但收入中屬于財政撥款的部分相較2018年依然有所增加。

  與此同時,高校預算經費的多少仍然透露著地域發(fā)展不平衡和國家財政資源配置的痕跡。

  東部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高校經費往往高于西部地區(qū)高校,以理工科見長的院校預算經費多于文科類院校,語言和藝術類院校則在高校預算收入榜上排名靠后。

  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同居一城一地,或隔路相望,或遙相呼應,相愛相殺多年。但因為各自學科設置和側重點不同,年度預算總收入總是理工科多于文史哲。

  相比于部屬高校,其他省部共建型高?;蚴鞘佟⑹袑俑咝5哪甓阮A算經費就更能看出院校出身和財政政策的影響。

  從1998年到2003年,中央部屬高校的財政經費是地方屬高校的一倍以上,并且兩者的差距從2004年開始逐漸拉大,直到2011年才有縮小的趨勢。[2]

  榜單中,同為211大學,同為綜合性院校,同樣位于經濟發(fā)達的東部地區(qū),蘇州大學和上海大學的年度預算經費在75所高校中僅位列60位之后,略高于教育部直屬的部分財經和農林類專業(yè)院校。

  而位于西部地區(qū)的“一流大學”云南大學和新疆大學,預算少于蘇州大學和上海大學自不必說,與部分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院校更是有著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差距。

  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普通高等教育領域實行“基本支出+項目支出”的財政支出模式。其中基本支出是為了維持高校正常運轉,而項目支出則是為了實現高校發(fā)展。

  盡管這一模式照顧了高等教育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但項目支出預算部分基本上被中央屬高校把持,地方屬高校能獲得的項目支出相當有限。[2]

  而目前形成的“兩級投資,以省為主”的分級管理模式,往往使得財權過多集中在中央一級,地方政府事權責任過多。

  反映在普通高等教育財政支出上,則表現為各省高校之間、中央高校與地方屬高校之間財政經費差異巨大。[2]

  錢都哪來的?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高等教育經費主要來自于財政撥款。

  1992年,政府財政撥款占到了高校經費來源的81.8%。自1999年到2007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從44億元上漲至1598億元,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總額的比例卻從62.53%降至43.95%。[3]

  到目前,中國教育投入來源正在形成一個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方面、多渠道融資的格局。[4]

  換言之,盡管政府性財政投入仍然是高校經費來源的主要成分,但高校自身的營收能力也顯著影響了它們的收入。



 ?。c擊查看大圖)

  除一般性政府撥款外,高校的另一大收入來源通常稱為事業(yè)收入。

  事業(yè)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業(yè)收入和科研事業(yè)收入兩類。前者主要指高校向學生個人或單位收取的學費、住宿費、委托培養(yǎng)費、考試費等收入,后者則包含了高校通過承接科研項目、開展科研合作、進行科技咨詢取得的收入。

  如果將75所高校的年度收入預算按項目區(qū)分,清華大學并不是受政府資助最多的高校,一條馬路之隔的北大才是。

  但如果論及高校自身的收入能力,清華116億元的事業(yè)收入不僅冠絕全國,更是比位列第三的北大多了超過60億元。

  如果將政府撥款占本年收入的比例考慮在內,情況依舊。同為50億元高校,北大的政府撥款占當年收入的比例超過了40%,而清華則不到25%。

  華中科技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兩者政府撥款數額相差僅為1000萬元,但政府撥款占當年收入的比例之差卻達到了近20%。

  財政撥款占比越低,往往代表著高校有著豐富的事業(yè)收入和其他收入來源,對政府撥款的依賴程度自然越低。

  全國來看,財政撥款經費占高校當年經費的比例平均值約為48.1%,對財政依賴低于平均水平的往往是地區(qū)內強勢的工科院校和綜合性院校。

  這類高校早已名聲在外,科研能力強,與相關領域企業(yè)有著長期的合作往來,也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有著不錯的自我創(chuàng)收能力。

  但某種程度上,特定領域內聲譽越好能力越強的高校,常常表現出更強的收入能力。更多的收入又得以幫助高校吸引到優(yōu)質生源和項目資源,反過來進一步增強了高校的實力,馬太效應出現。

  錢都花哪兒了?

  當然,僅僅有錢還不夠,能不能把錢花在應該花的地方是更多人關心的話題。

  高等教育支出占當年支出的比例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當年高校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情況。

  榜單中,諸如東華大學、東北林業(yè)大學、長安大學等非傳統(tǒng)名校開始出現在靠前的位置,來自上海的三所高校則包攬了這一指標的前三名。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非傳統(tǒng)名校不如家大業(yè)大的傳統(tǒng)豪門和師范類院校一樣有著眾多的附屬小學、附屬中學。像人大這樣在預算表中明確標明高中教育預算支出為2.1億元的高校并不少見。

  與此同時,這些高校也很少承擔高等教育之外的外交、國防任務,自然可以把更多的錢投入到高等教育發(fā)展上。



 ?。c擊查看大圖)

  清華大學全年在高等教育支出上花費超過207億元。作為全國高等教育支出位列第一的院校,其高等教育支出占當年支出的比例僅為85.09%,遠低于75所高校平均水平91.88%,位列75所高校的倒數第9名。

  這一比例乍看上去似乎拉低了全國平均水平,但考慮到清華大學的收支預算表中同樣計算了北京華信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和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的收入和支出情況,高等教育支出占比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可以被醫(yī)療事業(yè)支出(圖表中屬于“其他支出”部分)的上升解釋。

  拋開高等教育支出,科學研究作為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科學技術支出同樣不可或缺。

  通常來說,年度預算表的科學技術支出包含了重點實驗室及相關設施支出、高技術研究支出、科技重大專項支出等一系列支出,支出預算值越高,占當年支出比例越高,相應高校承擔的科研任務越重。

  在這一指標上,清華大學繼續(xù)以近6億元的支出名列全國第一,北大緊隨其后。

  如果從支出的絕對值上看,排名第一的清華大學是排名第26的華南理工大學的近10倍。科學技術支出超過1億元的前17所高校,其支出總和是后58所高校的2倍還多,資源聚集可見一斑。

  在通過各大高校網站搜集了75所高校本碩博在校生數據后,我們估算出不同學校的生均支出經費。

  整體上看,排名在生均經費榜單前列的高校幾乎全部來自北上廣及周邊地區(qū),生均水平絕對額呈現“中部塌陷”特征[5]。這一分布趨勢可以由省際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出差異部分解釋[6]。



 ?。c擊查看大圖)

  西安交通大學作為唯一一所進入榜單前20的西部高校,生均經費只有不到16萬元,比排名第一的清華大學少了近28萬元。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等中部地區(qū)高校在生均支出榜上也紛紛下滑,武漢大學跌至榜單第27位。

  清華大學依然牢牢占據第一,2019年生均支出達到了42.5萬元,兩倍于排名第十的南開大學。

  上海交大和北京大學位列榜單第二、三名,但與清華的差距超過了10萬元。這也意味著同為985高校,清華每個學生獲得的經費支持大約可以培養(yǎng)4名武大學生。

  一個同樣殘酷的現實是,在榜單最末的合肥工業(yè)大學,每位學生2019年獲得的預算支出約為5.3萬元,約占排名第一的清華大學的八分之一。

  當清華的學生在實驗室里人手一臺畢設器材的時候,合肥工業(yè)大學的學子們可能還得為誰能使用唯一一臺實驗設備和行政老師扯皮一陣。

  參考文獻:

  [1]北京青年報.(2019).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公布今年預算8所高校今年預算超百億元.Retrievedfromhttp://epaper.ynet.com/html/2019-04/28/content_326127.htm?div=-1.html.

  [2]徐志強.(2018).我國普通高校財政支出差異及對策研究.(碩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3]江潔.(2017).我國不同層次高校教育經費來源結構研究.(碩士),西南大學.

  [4]馬海濤.(2018).我國財政改革與高等教育發(fā)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11),13-22.

  [5]李瓊,李小球,張藍瀾,&吳雄周.(2019).中國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生均經費的時空演繹分析.經濟地理,39(02),48-57.

  [6]嚴全治,余沛,&田虎偉.(2016).省域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經費支出的時空演變特征和影響因素.高等教育研究,37(07),27-32.

關于"最后階段,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驗_考研幫"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fā)表了觀點

掃我下載考研幫

最新資料下載

2021考研熱門話題進入論壇

考研幫地方站更多

× 關閉